天津:市场化运作 扩充服务内容 培育壮大居家养老产业
做好老人服务,首先要了解老人需求。但全区 25 万老年人,河西区民政局总共 22 个人,平均一个人对应着一万一千多个老人,很难全部走访一遍。可做好明年的计划,了解实际需要,是前提。虽然任务艰巨,李欣他们依然坚持对老年人较多的社区,进行逐一走访。
从十一月份以来,李欣带着团队,挨家走访企业、老年人较多的社区,经过几十次的调研,他们发现,现在国家推出了长护险,但有一部分老人,做了手术后,还有康复的需求。
通过广泛走访,李欣他们计划在明年,广泛开展康养服务,与长护险形成有效补充。但具体谁能来做?李欣他们,再次想到了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团队。长期在社区给老人们做配餐服务,谁家老人几天没下楼吃饭,是不是有个头疼脑热,他们都清楚情况。现在,区里的养老服务中心,主要由 10 家企业运营。展恒波,就是其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。从 2017 年创业至今,公司也很快要从不到 20 平米的小屋子,搬到 400 平米的办公室,年收入超过 3000 万元。
对于企业而言,新增业务,也要看到效益。现在展恒波运行的十几家养老服务中心,每家都拿到了 30 万装修补贴,每年还有十二万的运营补助。每天总营业额达到 500 元后,超过部分还将给予 30% 的补贴。
老人有需求,企业有发展,展恒波依托越秀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开设康护业务,可以上门服务,也能来店里做护理。
新疆小伙子伊木今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毕业后,就加入到展恒波的团队。现在,他每天都要为 6 名老人做康复理疗,1 个人多则 2 个半小时,少也要 1 小时,每次下来,小伙子都满头大汗。
做好为老服务,发展养老产业,现在天津已经在职业大学、体育学院等院校,开设了养老、康复等相关专业。这也给展恒波的招聘带来了便利。现在,他也不断从相关学校,引进专业人员,充实队伍力量。而在康护中心里,该引进什么样的专业设备?经过区里的牵线搭桥,展恒波也和一家三甲医院的康复医学科,建立了联系,一有时间,他就来取经。
康复医学科主任罗盛飞,从事康复医学 20 多年,他也专门把几款适合老年人康复的器械,介绍给展恒波。在交流中,罗主任对他们的病例档案记录,提出了建议。